建设背景
大型队列是实现精准医学的基础和保障,通过队列可以准确、持续地收集遗传、环境多样性的人群信息,发现、验证组学标志物及个体化预防和诊疗方案。但现有的队列多自成体系、独立存在,缺乏足够的信息曝光度,队列间合作的程度不高,数据共享程度不足,造成所收集和存储的研究数据的学术价值未能被充分挖掘和利用。
宗旨与愿景
通过基础架构的建设,把已有各个队列资源进行规范化的信息展示,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合作策略和共享机制,形成包括信息管理、信息交互、工具开发和知识支持在内的多功能信息整合平台。平台将为公共卫生和临床研究的发展提供新的合作渠道和数据来源,形成共享、共建、共生、共赢的队列数据生态系统。
数据资源优势
中国队列共享平台首批纳入来自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主持和参与的十余项队列及相关研究项目,如李立明教授牵头的中国成人50万队列、双生子队列等,涵盖慢性病、传染病、妇幼健康、职业病等多个研究领域,数据来源覆盖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为平台的顺利启动提供了支撑。
专业优势
承建单位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是国内最具实力的公共卫生学院之一。学院的研究团队多由国内外顶尖水平的研究者组成,多年来在预防医学、公共卫生等领域开展了大量研究。
截至2021年07月,平台已经成立12个研究工作组。以下为工作组列表与牵头人:
药物流行病学工作组
1)探索与开展药物上市后安全性与有效性评价、药物与疫苗不良反应主动监测、以及相关方法学研究;
2)制订我国药物流行病学研究、基于真实世界数据进行药物评价等方面的团体标准与方法学指南;
3)依托CCC平台开展合作,联合申请国际合作项目。
数据整合方法、统计模型工作组
开展有关数据整合、队列共享等相关方法学研究。
出生队列工作组
1)开展全国多中心出生队列的基线调查,并构建国内出生队列标准化信息平台;
2)基于已收集的队列生物样本,解析结题内暴露指纹谱,系统评估生命早期环境污染物暴露与出生结局的关联性,筛选关键优控污染物;
3)依托CCC工作组开展国际合作,联合申请国际合作项目。
生态健康队列组
遵循生态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以现有CCC队列为基础,利用山东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关键技术,将现有CCC人群队列个体数据映射到生态,社会,经济,环境,社交网络等社会生态时空层上,创建生态流行病学共享队列平台。依托该平台,研究如下内容:
1)创建“广义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居住工作生态环境(绿色覆盖、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医疗资源、步行指数、城建环境等)-> 社交网络 -> 个人生活习惯 -> 内外环境微生物组 -> 基因组 -> 表观组 -> 转录组 -> 蛋白组 -> 代谢组 -> 疾病表型组”的生态流行病学设计和分析的理论方法体系;
2)研究色覆盖等生态因素对脑卒中、冠心病、恶性肿瘤等重大慢病的归因贡献,为国家绿水青山工程提供政策依据;
3)从one-health视角,研究蜱传自然医源性疾病传播链上各环节的微生物组学的分布及其网络,阐明其生态流行病学机制,制定生态流行病学防控措施。
营养、遗传流行病学工作组
1)整合CCC平台和国内其他类似队列数据;
2)营养、生活方式等环境因素的数据标准化、未来数据收集方法(如调查问卷)的标准化;
3)开展营养、遗传及其交互作用与慢性病的关系研究,以及研究营养、生活方式、生物标志与慢性病的因果效应;
4)依托CCC工作组与国际队列联盟开展合作研究。
环境暴露与人群健康工作组
1)整合目前国内外环境暴露组评价方法,以及国内分析中心,为中国队列共享平台提供环境暴露评估技术指导和测试信息平台;
2)基于环境流行病学研究需求,建立人体对环境污染的暴露组学评价方法,尤其围绕建立人体外环境暴露和内环境暴露之间的关系,筛选可靠的生物标志物;
3)针对筛选出的可靠标志物,建立可靠、快速、低成本的高效分析方法;
4)结合人群环境健康研究队列,建立环境暴露组与生殖发育、心血管疾病、肿瘤、神经认知等之间的因果关系。
重大慢性疾病防控工作组
1)整合CCC平台和其他国际国内一般社区人群及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专病的队列数据;
2)开展数据整合与标准化,形成针对特定研究问题的标准化数据集;
3)开展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疾病负担研究,危险因素研究及国际/地区间的比较研究;
4)开展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不良预后风险和影响因素研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
5)开展组学研究,识别和验证与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生和进展相关的重要生物标志物,为生物学机制研究和疾病预防提供参考。
免疫流行病学工作组
1)收集并归纳国内及国外有关炎症因子、免疫功能等指标的人群队列数据;
2)识别与慢病、衰老及长寿相关的关键炎症因子,筛选相关重要生物标志物;
3)依托CCC平台开展合作,联合申请国内或国际合作项目。
生命早期暴露与健康工作组
1)研究生命早期暴露对母亲及其子代短期和长期健康的影响,重点关注亲代孕产期危险因素暴露,如妊娠合并症与并发症、营养、生活方式、社会心理压力、家庭经济因素等;
2)运用基因组学、暴露组学、代谢组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等研究方法,分析遗传和环境因素对孕产妇及子代健康影响及其交互作用;
3)依托CCC工作组与国际队列联盟开展合作研究。
老龄健康队列工作组
1)基于“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简称‘中国老年健康调查’)”1998-2018年8次调查数据实证分析,深入研究我国1998-2018年间不同年龄段(60-69岁,70-79岁,80-89岁,90-99岁;100+岁)老年人的生理健康、认知功能、心理健康、生活自理能力、社会参与、老年健康各种影响因素和照料需求成本等指标的动态变化;
2)依托中国队列共享平台(CCC)与国内其他老龄健康与长寿自然人群队列进行预整合,为后续队列追踪随访标准化抽样方法、变量设置、数据采集提供可操作方案;
3)依托中国队列共享平台(CCC),与国际老龄健康队列进行合作,开展包括但不限于协议框架下数据共享、项目合作、国际及地区项目联合申请等。
先天性心脏病专病队列工作组
1)构建先天性心脏病从产前诊断、出生结局、产后治疗、到长期随访的专病种队列平台;
2)收集队列中产母孕期、生产及先心病患儿的血样、胎盘、脐血、心脏组织等生物样本,并配合问卷调查,采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分析技术,期望解析影响先心病发生、诊断、治疗及预后的可干预的影响因素;
3)根据研究得到的干预因素,在示范基地内开展现场干预研究,评估干预效果,提出适宜推广的干预技术;
4)依托CCC工作组开展国内、国际合作,联合申请项目。
队列数据共享机制工作组
1)对国内外队列数据(例如:环境数据和饮食数据)共享研究的方式和合作机制进行综述;
2)结合区块链、安全多方计算等隐私保护的计算技术,设计去中心化的流行病学数据共享平台;
3)开展队列数据共享发展需求的专家访谈。